理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  (2018年三月二十日) 

  2017年,是全面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、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,一年来,县人民政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精神为指引,紧扣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,以县委“四个年”工作定位为主线,以“八大重点工程”为抓手,加快经济转型发展,持续改善社会民生,稳步推进各项改革,锐意进取、奋发有为,县域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。 

  一、综合 

  一年来,理县致力于绿色发展、抓实产业、坚持以“重大项目攻坚年”“全域旅游提质年”为指引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,努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,全县经济实现稳中向好发展。经县统计局初步核算,州统计局审定,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245592万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长6.2%,其中: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927万元,同比增长2.4%;第产业实现增加值177650万元,同比增长6.6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015万元,同比增长6.5%。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.1%、77.4%、19.5%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(GDP)达到50533元,比上年增加了2386元,增长了6%。 

  经济结构:从经济结构上来分析,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比重由上年的8.3:72.8:18.9调整为8.1:72.3:19.6,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了0.2个百分点,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了0.5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增加了0.7个百分点。 

  民营经济。截止2017年底,全县共有内资企业63户,注册资金达到 146131万元,私营企业441户,注册资金达2036万元,个体工商户加快了发展,现有个体工商户2314户,从业人员达4022人,注册资金59679万元,同比增长22%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4594万元,同比增长7.7%,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5360万元,同比增长4.4%;第二产业增加值85668万元,同比增长8.2%;第三产业增加值13566万元,同比增长5.9%。 

  二、农业 

 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着力配套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,强化措施,狠抓落实,推进集体经济股权化试点清产核资,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完成,农业发展呈现出稳中提质、稳中增效、总体向好的态势。2017年,实现农林牧业总产值31297万元,同比增长3.41%。 

  农业。2017年,全县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204.68公顷,比上年减少11.32公顷。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982 公顷,减少2.8 %,其中:粮食作物播种面积 1715.13 公顷,增加(减少)0.1 %;小麦种植面积29公顷,减少-54%;种植玉米1266.73公顷,减少0.2%;洋芋266.46公顷,增长18.2%;油料作物13公顷,与去年持平;蔬菜播种面积2111公顷,增加1.6%。全年粮食总产量8787吨,比上年增加214吨,增长2.5%,其中:小春粮食产量383吨,大春粮食产量8404吨。水果产量6000吨。 

  畜牧业。大力发展林下禽养殖产业,林下经济产值达到700万余元。年末,各类牲畜存栏58351头(匹、只),同比增长3.5%;各类家禽出栏41260只,同比增长3.9%;兔出栏590190只,同比增长2.3 %;全年肉类总产量2760吨,同比增长3.8%;其中:猪肉产量1410吨,牛、羊肉产量419吨;禽肉产量62吨,禽蛋产量73吨。奶产量98吨。 

  林业。全面贯彻绿色全川行动,继续推进天保工程、退耕还林项目建设,工程造林累计达到1000亩,义务植树6万株,完成森林管护178万亩。开展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3500亩的补植,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年度补植9500亩,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3.6%。荣获全州森林防火工作目标管理一等奖。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管护;完成新一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,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地实施。 

  国土。在全州率先启动岷江上游水生态治理试点。加快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和应急排危实施进度,调查复核隐患点547处,其中原有灾害点447处,本次排查销号1处,新增隐患点45处;历史销号点41处,其中17处销号点复活,另外24处无变化,仍为销号点;根据文件要求,销号点复活列入老隐患点;移交给各种相关部门的隐患点73处,根据以上所述,本次排查共计确认隐患点为441处:其中崩塌(危岩)161处,滑坡140处,泥石流114处,不稳定斜坡26处。完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6处,应急排危治理工程7处。重点实施综合流域治理,治理水土流失16平方公里(水土流失由水务部门核实)。扎实开展杂谷脑河流域综合治理,大力推进“最美国道317”建设,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。 

  三、工业和建筑业 

  工业生产。2017年,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8367万元,同比增长6.1%,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为6.4%。主要产品产量:发电量539566万千瓦时;工业硅54030吨;高氯酸钾17033吨;氯酸钠11994吨;啤酒1056万千升;饮料1905吨。 

  工业效益。12月末,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,实现工业总产值17.05亿元,比上年增长3.7%。实现利税总额14643万元,增长1.4%。产品销售率99.8%,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。 

  建筑业。年末,全县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有31户,有安许证的30家,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7户。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537.5万元,实现了0的突破。 

  四、固定资产投资 

  投资。2017年,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405万元,同比下降5.4%,其中:固定资产投资459405万元,下降5.4 %。按投资结构分,基本建设投资442405万元,下降5.7%;其他投资17000万元,增长6.25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5950万元,增长6.3%;第二产业投资39091万元,增长55.1%,其中:工业投资38071万元,增长57%;第三产业投资414364万元,下降8.84%。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13:8.5:78.5。全年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,完成投资29130万元,占计划总投资的6.3%。 

  五、国内贸易 

  消费市场。201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34.8万元,增长10.2%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实现零售额35579.2万元,增长10.2%,乡村实现零售额11455.6万元,增长10.1%。按国民经济行业分,批发业396万元,增长26.1%,零售业25399.2万元,增长9.5%;住宿业703.4万元,增长21.3%,餐饮业20536.2万元,增长10.3%。 

  六、财政金融 

  财政收支。年末,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900万元,比上年增长8 %。其中:税收收入8122万元,增长8%;非税收入3778万元,增长8 %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8686万元,增长16%。其中: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080万元,下降12%,住房保障性支出3937万元,增长14%,科学技术支出524万元,增长19%,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794万元,增长20%。 

  金融。年末,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9578.39万元,比上年增长12%,各项贷款余额226867万元,比上年增长4.31%。 

  七、交通运输和旅游业 

  交通运输。2017年末,理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725.06公里,其中等级公路:二级路126公里、四级路599.06公里。公路旅客运输量79.5万人,比上年增长3.92%,货物运输量109.10万吨。比上年增长137%。 

  2017年客货运总周转量13533万吨公里,比上年增长0.6%。旅客周转量11394万人|公里,比上年增加3.1%,公路货物周转量12393万吨,比上年增加0.3%。 

  旅游业。2017年,接待游客343.17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232070万元,受茂县“6.24”泥石流和九寨沟地震的影响,分别下降了27.3%和28.8%。 

  八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 

  教育。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所(含九年一贯制1所),专任教师213人,在校生1000人;小学校12所,在校生2034人,专任教师456人,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%;幼儿园32所,在校学生1293人。 

  文化。年末,全县文化系统有国有文化机构 18 个,其中:文化馆1个,文化站13个,博物馆(纪念馆)1个,公共图书馆1个,图书馆书籍总藏量33160万册,拥有农家书屋81个。有广播电视台1座,有线电视用户12126户,广播、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8%和100%。 

  卫生。年末,全县有卫生机构(含村卫生室)104个,其中:医院5所,卫生院13所,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个,村卫生室81个,个体诊所2所,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30张。有卫生技术人员330人,其中:执业(助理)医师104人,注册护士112人,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51.22 %。严格落实分级诊疗,本地患者县内就诊率达80%以上。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全民免费健康体检达2.6万人次,居民档案建档率96%。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有效提升。 

  九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 

  环境保护。重拳治理守住绿水青山。以中央、省环保督查为契机,积极落实环保大督查问题整改。全力打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“三大战役”,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。严格审批和指导服务,督促落实环境保护“三同时”措施。合理划定率领养殖禁养区,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加快建设,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。 

  安全生产。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,死亡10人,造成经济损失310万元。 

  十、脱贫攻坚 

  坚持规划引领,编制完成了《深度贫困县(理县)2018—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规划》,申报创建省州“四好村”省级44个,州级47个。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和责任导向,紧盯县摘帽、村退出、户脱贫目标,认真落实“五个一批”、“七大行动”,加大项目建设和资金扶持。全县560户2080名贫困群众稳步脱贫,25个村达到脱贫标准,全县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.2%。 

  十一、人口 

  2017年末,理县公安户籍人口44459人,其中:男性22532人,占总人口的50.7%,女性21927人占总人口的49.3%;城镇人口11872人,占总人口的26.7%,乡村人口32587人,占总人口的73.3%;藏族23552人,占总人口的53%,羌族14859人,占总人口的33.4%,汉族5774人,占总人口的13%,回族189人,占总人口的0.4%,其他民族85人,占总人口的0.2%。人口城镇化率为36.85%,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。2017年,全县共出生415人,死亡249人,出生率为8.9‰,死亡率为5.34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3.56‰。 

  十二、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 

  城镇居民。2017年,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3.15元,增长8.37%,从收入结构来看:工资性收入18374.51元,增长6.55%,家庭经营净收入6854.55元,增长11.89%,财产净收入1051.31元,增长10.23%,转移净收入3282.78元,增长11.13%,其中:用于食品支出7021.78元,人均消费支出24149元。 

  农村居民。2017年,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7.02元,增长10.1%,从收入结构来看:工资性收入318286元,增长4.46%,家庭经营净收入6949.74元,增长11.82%,财产净收入527.95元,增长23.06%,转移净收入1046.46元,增长11.07%,其中:用于食品支出3514.51元,人均消费支出11495.49元。 

  劳动就业。城镇新增就业867人,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.43%。 

  社会保险。全面实施“五险统征”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6856人 “五大保险”参保人次达64165人次,社会保险平均参保率达98.5%。年末,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1353人,其中: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537人,参保金额18631元;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5816人,参保金额229.39万元;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7296人,征集到城镇职工各类医疗保险基金4436万元;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5651人,征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2250.37万元,参保率达99.86%;参加失业保险4061人,参保金额237.51万元;参加生育保险2060人,参保金额52.62万元;参加工伤保险5223人,参保金额297.78元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  社会救助。全年纳入城镇低保的有908人,兑现城镇低保金327.86元,纳入农村低保的有919人,兑现农村低保金393.97元,纳入农村“特困人员”供养236人,其中:集中供养90人。发放困难群众临时救助290人次,发放金额49.58万元,发放医疗救助4147人次,发放金额280.27万元。 

  注: 

  1、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核算数,正式数据以《阿坝统计年鉴—2017》为准。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。 

  2、公报中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。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和《三次产业划分规定》,即第一产业是指农、林、牧、渔业(不含农、林、牧、渔服务业);第二产业是指工业(不含开采辅助活动,金属制品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)和建筑业;第三产业即服务业,是指除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。 

  3、公报中农业数据的同期数为州统计局审定反馈的数据。 

  4、公报中林业、农业机械化、交通运输、金融、旅游、财政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、环境保护、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各相关部门统计。 

附件下载:

审核: 杨汝渊责编:理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
分享到:
0